加入書籤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 我的書架 | 手機閱讀

趣書網 -> 女生小說 -> (清穿末世)清穿之慧妃

1.第一章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a href="清穿末世)清穿之慧妃最新章節">

    (清穿末世)清穿之慧妃

    1.慧妃:清聖祖慧妃(本文女主穿越之人)

    慧妃(?—1670)博爾濟吉特氏,科爾沁三等公吉阿郁錫(孝莊文皇后的堂叔額德的兒子)的女兒,也是康熙帝的遠房表姑,是康熙帝最早的妃嬪之一。

    慧妃她從幼年就被選入宮中,可是在康熙九年四月十二日薨,生前尚未冊封。康熙九年五月初九日康熙帝渝禮部,追封宮中待年的博爾濟吉特氏為慧妃。康熙二十年移葬清東陵景陵妃園寢。

    與孝惠章皇后亦是姑表親。《清宗室四譜》記載慧妃自幼待年宮中,也就相當民間童養媳,有清一代這情形很普遍;然而尚未成婚,博爾濟吉特氏就在康熙九年(1670年)四月十二日去世,五月初九日追贈為慧妃。

    因其家室淵源,若非當時政治環境使然,康熙四年冊立索尼的孫女赫舍里氏為後,慧妃極有可能在政治婚姻制度下成為皇后。康熙帝陵寢於康熙二十年修建好後,慧妃金棺奉安入景陵妃園寢(初稱慧妃園寢、妃衙門)。慧妃是首個奉安入景陵妃園寢的康熙帝后妃。《清朝野史大觀》稱康熙帝納姑為妃,其來源可能即是慧妃之事。

    慧妃喪儀編輯&定大清會典則例》:

    慧妃薨,聖祖仁皇帝輟朝三日;大內以下宗室以上三日內咸素服不祭神;妃宮中女子內監剪髮截髮辮,咸成服二十七日除服、百日剃頭,婣戚人等成服二十七日而除、百日剃頭,茶膳房人員男婦成服皆於大祭日除服百日剃頭。

    又定:

    妃初薨日親王以下,奉恩將軍以上,民公侯伯以下一品官予以上公主福金以下縣君奉恩將軍一品夫人以上咸齊集,移日祭日同二周月內日上食上次,百日內上食二次,均內府官及執事內管領下官員男婦齊集。

    又定:

    妃金棺奉移殯宮行初祭禮,用金銀定七萬楮錢七萬畫段千端楮帛九千,饌筵三十一席,羊十有九,酒十有九尊設采仗,眾齊集行禮,次日繹祭金銀定楮錢各五千,饌筵五席,羊三酒三尊,不設采仗,執事內管領下官員男婦齊集大祭與初祭同。次日繹祭與前繹祭同,周月致祭用金銀定楮錢各一萬,饌筵十有一席,羊五酒五尊,二周月三周月百日致祭及未葬期年致祭羊酒楮帛之數皆與初周月同,清明設掛楮錢寶華一座,中元及冬至歲暮用金銀定二千楮錢一千,皆饌筵五席,羊一酒一尊,執事內管領下官員男婦齊集。

    康熙二十年,妃金棺由殯處奉移妃園寢,豫期行奉移禮用金銀定楮錢各一萬五千,饌筵十有三席,羊五酒五尊,設采仗,眾齊集,沿途駐宿奠饌筵一至陵日不值班之大小官員咸於十里外跪迎舉哀候過隨行奉安園寢蘆殿,次日行奉安禮,陳設祭物與奉移同送往大臣官員暨在陵之大小官員等及其妻咸齊集。將入園寢先一日行奉移禮與前奉安禮同,至吉期安葬。

    2.孝誠仁皇后(1654年—1674年):赫舍里·芳儀皇后,生於1654年2月3日(順治十年十二月十七日),崩於1674年6月6日(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日)。她是康熙皇帝的第一位皇后(元配),生承祜(2歲夭折)、胤礽。

    孝誠仁皇后是康熙帝原配妻子,滿洲正黃旗人,輔政大臣索尼孫女,領侍衛內大臣噶布喇之女,索額圖之侄女,妹平妃。

    康熙四年(1665年)九月大婚,時年11歲。康熙八年生嫡子承祜,康熙十一年二月承祜夭折,四歲未序齒。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三誕育胤礽時因難產崩逝,是年僅有2>

    她與康熙帝感情深厚,加上太皇太后的恩准,立皇二子胤礽為皇太子(滿洲祖宗家法生前不立太子),當然立太子也還和當時的政局有關。康熙在她去世後賜諡號仁孝皇后。後因原諡號與聖祖諡號出現重字,於雍正元年改諡,及後乾隆、嘉慶年間累加諡,曰孝誠恭肅正惠安和淑懿恪敏儷天襄聖仁皇后。

    康熙初年,身為皇祖母的孝莊文皇后在為康熙皇帝選皇后時頗費了一番苦心。

    八歲的玄燁繼承皇位之後,由於沖齡無力理政,故順治帝臨終前委幼子於四大輔政大臣,即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隨着四輔政大臣內部勢力的變化,本來位居末位的鰲拜的勢力日益強大。鰲拜為人十分專橫,根本不把年幼的康熙皇帝和其他輔政大臣放在眼裏。而此時歷經三朝、經歷多次宮廷鬥爭的索尼,以年老多病為由,採取以退為進的策略,持不與鰲拜發生衝突的迴避態度。眼看鰲拜權傾朝野,孝莊太皇太后為達到遏制鰲拜的目的,轉而籠絡了索尼父子,一改太宗、世祖兩朝均在蒙古科爾沁部博爾濟吉特氏家族中選擇皇后的傳統,冊立索尼的孫女赫舍里氏為皇后。

    其實在候選人中,既有鰲拜的女兒,又有遏必隆的女兒,選誰為皇后必然會導致皇后所在家族力量的壯大,當時,鰲拜的狂妄已經日益暴露出來,洞察力極強的孝莊文皇后當然不會沒有察覺,因此,鰲拜的女兒被第一個從名單中去除。遏必隆是一個兩邊倒的人物,哪一方強大,他就傾向於那一方,對待遏必隆既不能完全依靠,又不能置之不理,所以遏必隆的女兒可以進宮為妃,但不可以為後。

    同時,赫舍里氏的入宮之路也極其坎坷:鰲拜多次上奏以「滿洲下人之女」不可立為皇后為由,不斷嘲諷着索尼一家,同時毫無主見的遏必隆也迎風附和。就在這些閒言碎語的包圍下,年僅12歲的赫舍里氏終於在康熙四年九月嫁入皇宮。

    事實證明,孝莊文皇后的決策是十分正確的,在與鰲拜的鬥爭中,索家立下了汗馬功勞。雖然老索尼中途去世,但是他的三兒子,也就是孝誠仁皇后的叔父--索額圖,在這次鬥爭中幫助康熙皇帝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孝誠仁皇后也因此受到了康熙皇帝的寵愛。由於皇后的得力輔佐與勤理內治,玄燁能夠在祖母的指導下,順利渡過他繼位後的早期階段,為其後近半個世紀的出色統治,開了一個好頭。這其中有赫舍里氏一份功勞,她對於康熙朝早期的歷史進程,起到積極地促進作用。


    婚禮

    康熙四年七月初七日,聘皇后赫舍里氏,行納采禮。九月初七日,因為第二日為大婚吉日,故康熙帝遣官祭告天地、太廟、社稷。之後行大征禮。

    九月初八日,清代入關以來第三次皇帝大婚典禮在北京隆重舉行(前兩次分別為順治帝與大、小博爾濟吉特氏皇后的婚禮)

    婚禮過程如下:禮儀的程序幾乎完全按照漢族的傳統,其間也雜有滿洲的舊習,最明顯的是,納彩(送禮品到新娘家,是訂婚儀式的步驟之一)的重要禮品是馬匹和馬鞍。婚禮前,由欽天監的官員擇一吉日,皇帝派以內務府大臣為首的一行人,其中包括三位公主、三位攝政大臣的夫人以及內侍和侍衛,把禮品送到新娘家。計有十匹鞍轡齊全的駿馬,十仗盔甲,一百匹錦緞,以及二百匹其他精美布料。新娘的父親噶布拉及祖父索尼率家中男性成員,索尼夫人率女性成員迎禮。全家人分列庭院兩側,向北三跪九叩(皇帝的寶座朝南),感謝皇上的恩寵。

    青年康熙 ,九月七日,即大婚禮前一天,皇帝派遣滿洲大臣祭告天地、太廟、社稷。同日行大征禮(即納聘禮)。聘禮包括兩萬兩黃金、一萬兩白銀、一個金茶罐、兩個銀茶罐、一對銀箱、一千匹錦緞、二十付馬鞍、及四十匹駿馬。這一禮儀同樣以女方親屬向北三跪九叩謝恩而結束。九月八日舉行大婚禮。康熙皇帝進入太和殿觀看冊立孝誠皇后的封冊和金印。接着,他把兩件皇后的象徵物交給欽派使臣,使臣手捧冊寶,眾侍臣尾隨其後,送到後邸。皇后接到這兩件象徵物,行了跪叩禮之後,乘轎到皇宮。轎前由四位大臣的夫人帶領,轎後有七位大臣的夫人跟隨,她們全部騎馬而行(婦女騎馬是滿洲傳統的一個顯著特點)。兩側由侍衛和內侍護送,皇后的隨從們被恩准在通向中宮的御道上行走。此時,康熙身着大婚禮服,先到太皇太后(孝莊,昭聖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孝惠,仁憲皇太后)宮中行禮謝恩,接着到太和殿賜皇后親屬(此時皇后仍留在中宮)及諸王百官宴席。與此同時,皇太后率諸大臣和攝政大臣的夫人們到太皇太后宮中,在那裏設宴招待皇后的母親及其母系親屬。下午六時許,大婚禮以漢族傳統的合卺宴結束。此宴結束後,皇帝和皇后便留在中宮。

    次日,皇帝諭禮部援引漢族先例為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上尊號。同一天,皇后到太皇太后宮及皇太后宮行朝見禮。第三天,皇帝御太和殿,諸王百官上表朝賀,以大婚禮成頒詔天下。詔書闡明了確立皇后,共承宗廟,助隆孝養,綿延本支的意義。附:冊赫舍里氏為皇后的詔書:朕惟乾坤德合,式隆化育之功。內外治成,聿懋雍和之用。典禮於斯而備,教化所由以與。咨爾何舍里氏乃內大臣噶布喇之女也。世德鍾祥,崇勛啟秀。柔嘉成性,宜昭女教於六宮。貞靜持躬,應正母儀於萬國。茲仰承太皇太后懿命,以冊寶立爾為皇后。其尚弘資孝養,克贊恭勤。茂本支奕葉之休,佐宗廟維馨之祀。欽哉。九月初九日,皇后詣太皇太后、皇太后宮,行朝見禮。九月初十日,以大婚禮成。頒詔天下

    詔曰:帝王承天立極,作民父母,使四海同倫,萬方向化。匪獨外治,蓋亦內德茂焉。故政教弘敷,肇先宮壼,所以共承宗廟,助隆孝養。綿本支,睦九族,甚鉅典也。朕祗纘鴻基,篤念倫紀,茲者聖祖母昭聖慈壽恭簡安懿章慶敦惠太皇太后,深惟婚禮為天秩之原、王化之始,遴選賢淑,俾佐朕躬,正位中宮,以母儀天下。欽遵慈命,虔告天地宗廟,於康熙四年九月初八日,冊立內大臣噶布喇之女赫舍里氏為皇后。朕躬暨後,允修厥德,夙夜敬勤,期克紹於徽音,庶俾薄海內外。丕協倫常,洽被仁恩,聿臻上理。佈告天下,咸使聞知。

    芳儀永謝

    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初三日,皇后第二次臨盆。左等右等,大家盼望的皇子終於在初三日上午巳時出生。

    坤寧宮康熙皇帝見皇后終於又誕育了健康的皇子,異常高興,當即取一個乳名叫保成(皇二子胤礽),祝願他能夠平安成長。然而皇后卻因難產導致昏迷不醒,幾個時辰不見轉機,儘管御醫使盡渾身解數,仍無法挽救漸漸逝去的皇后生命,年僅21歲(周歲僅20歲)的赫舍里氏皇后於當日下午申時咽下了最後一口氣。坤寧宮裏的氣氛一下子由開始的喜悅驟變成悲傷。僅僅幾個時辰的時間,康熙皇帝就經歷了再得嫡子和痛失愛妻的大喜大悲,巨大的痛苦之中又夾雜少許欣慰,這種悲喜交加的滋味,恐怕只有當事人自己才能體會得清楚。

    康熙追悼

    1.皇后上諡號為「仁孝皇后」,此為清代列後中獨一無二

    2.皇后崩逝後停靈乾清宮

    3.康熙十三年五月初五日,將皇后的梓宮安放在了紫禁城西

    4.從五月初五日開始,康熙幾乎每一天都要去梓宮前舉哀

    5.五月二十七日,康熙親自把皇后梓宮送到了鞏華城

    6.康熙十三年六月至十二月,康熙去鞏華城34次;十四年去24次;十五年去15次景陵

    7.康熙十三年十二月,皇后之父噶布喇以「勛舊世裔。素著忠貞。翊衛攄夙夜之勞。謀猷重股肱之寄」的名義被授為一等公,世襲罔替

    8.康熙十六年正月至七月,去鞏華城>

    9.康熙十六年除夕,仍去陪伴嫡妻(此時已立鈕祜祿氏為後)

    &康熙十六年九月,皇帝親往閱仁孝皇后山陵

    &朝鮮使臣面見康熙皇帝,康熙在皇后的靈柩前陪皇后,不願見朝鮮使臣。朝鮮使臣向其國王報告說:「清皇不恤國事……」

    &康熙親制仁孝皇后冊文,最為樸實無華;而其他二後的冊諡文僅去叫大臣制,辭藻滿篇的阿諛奉承無半點實在處,而康熙卻點頭稱好(可以用「敷衍搪塞」來形容了)

    &文然屢有論列,尤推本君身,請節慎起居。孝誠皇后崩,權攢鞏華城,上數臨視,文然密疏諫,且引唐太宗作台望昭陵用魏徵諫毀台事相擬,上亦受之,不怫也。

    ---------------《清史稿·卷二百六十三列傳五十》



  
相關:    路過漫威的騎士  逆轉重生1990  重生都市之天下無雙  仙魔同修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 我是會員,將本章節放入書籤 複製本書地址,推薦給好友獲取積分 搜"(清穿末世)清穿之慧妃" 360搜"(清穿末世)清穿之慧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