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書籤 | 推薦本書 | 返回書頁 | 我的書架 | 手機閱讀

趣書網 -> 軍事小說 -> 明末之天降神兵

第一百五十五章 孫傳庭君前詔對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邱民仰熱情洋溢,其他人也是興奮異常,所有人都知道,盧象升文武全才,無人不服,朝廷派平遼伯前來,絕對是人盡其才,物超所值,光看一大列閃着金屬光澤的鋼鐵戰車,就知道第一師比之大明雄師不知精銳多少倍,據說後面陝西孫傳庭也要來,兩個眾望所歸的督師齊聚關寧錦,建奴即使有數十萬大軍,有何足懼哉?寧遠將士隨着第一師的到來,大小官員心中大定,只是盧象升曹化淳並未按常規進入城內駐紮,理由是城內狹窄,容不下諸多神車,也怕擠佔了關寧軍營地,所以只在城北緊靠城池兩里的地方安營紮寨,等到第一師所有三萬餘人進駐完畢,跟隨而來的邱民仰諸人才清楚知道紙面上的三萬人軍隊,有多大陣容,幾乎相當於大明十萬大軍的氣勢,光各種叫不出名的戰車就有近千輛,還沒算上千馬車,一個個方塊一樣,整齊排列,關寧軍將士近距離感受到這些殺器的威武,就是身穿鎧甲直接撞上去,保管被撞暈過去,一直在傳說中的神器,就在眼前,怎不叫人又驚又喜?

    曹化淳看着這群土包子左摸右看的,真擔心這些粗漢把自己看家法寶摸壞了,每每看見幾個關寧軍將領想要進去上去仔細瞧,就叫手下小太監上前用各種理由阻止,搞得興高采烈劉姥姥進大觀園的軍人十分尷尬,又無可奈何,誰讓這個沒根的傢伙現在大權在握呢,盧象升見狀,只能領眾人進入中軍大帳暫歇,寧錦大小官員沒看夠,一個個神情興奮,眼中冒着星星,各種問題層出不窮,虧了邱民仰壓陣,制止了諸多將領的好學之情,此次寧錦大戰在即,他不想撿了芝麻丟西瓜,更想知道盧督師的到來,整個戰局將如何展開,哪知道沒等他開口,曹化淳就亮開奸細的嗓子,直接要求寧遠守軍呆在城內,無需輕舉妄動,守住信地即是大功一件,即使前方大勝,沒有兩位督師命令,亦不可開城追擊云云,並反覆強調,此乃皇上安排,神兵衛謀劃,充分考慮關寧軍前些日子的損失,新軍和大明九邊將士戰鬥力的區別所制定,話里話外,意思就是整個戰場幾乎和關寧軍沒什麼干係,完全由兩支新軍包辦了。

    一番話說得寧遠諸人目瞪口呆,和山海關馬寶他們聽說沒自己什麼事一樣,不敢相信朝廷真把他們當空氣了,承認自己面子上看起來的確不如新軍強悍,可面對後金舉國來犯,皇上和朝廷諸公竟然讓自己靠邊站,難道新軍真有三頭六臂,三萬人就想打敗五十萬滿蒙聯軍加上孫傳庭攏共也不過六萬,是人家的幾分之一啊,邱民仰滿腹狐疑地看向盧象升,關寧軍不參與,那要他這個遼東巡撫做什麼?

    盧象升只得強裝笑顏,拱手道「邱大人,張大人,諸位同僚,盧某知你等疑惑,皇上為何不讓諸位出戰,乃是因為新軍操練兩年,所用皆是火器,利遠戰,少肉搏,關寧軍多次與建奴交戰,損失較大,為了減少損失,保留大明元氣,故如此爾,非你一家只守不攻,而是九邊所有明軍」此理由牽強附會,所有人都聽得出來,張若麒問道「前番關寧軍大勝,損耗雖有但不至於不能戰,此次建奴號稱五十萬之眾,盧督師第一師固然兵強馬壯,所謂好漢難敵四手,即使加上孫督師也不過六萬人馬,敵我懸殊,難道皇上不知此戰干係朝廷大局,竟不讓九邊將士出戰?」邱民仰等人連連點頭,以六萬對五十萬實在風險太大,再加個六萬八萬的,都不一定敢說必勝,還不要邊軍協同作戰,盧孫二人勇猛人盡皆知,但也不至於如此托大吧?「建斗,你給老夫說句實話,光靠這數萬新軍真能獨當一面,解錦州之圍?」盧象升沒來得及回答,曹化淳先哈哈大笑了起來,「邱巡撫張監軍是否以為朝廷無知,皇上輕敵?放着精銳邊軍不用,卻讓新練之軍以卵擊石?否也,跟諸位說句實話,要不是皇上擔心我三萬大軍四面受敵,恐有不測,故調孫伯雅第二師協助,就神兵衛諸公咱家和盧督師來說,第一師三萬人馬非但可以當面擊敗建奴大軍,還可以一鼓作氣直下後金老巢瀋陽,區區五十萬,土雞瓦溝爾!」

    簡直震古爍今,話音剛落,好幾個關寧軍將領站了起來,實在不敢相信,這閹貨是不是失心瘋了?三萬人對五十萬,還能直搗黃龍?老子耳朵沒聽錯吧?邱民仰張若麒滿臉不可思議,見過吹牛的,沒見過這麼吹破天,知道你們儘是精鋼裝備,可渾身是鐵又能打幾根釘?在場的都是和建奴打老了仗的,誰不知道建奴不滿萬,滿萬不可敵數萬關寧軍幾個月來和建奴苦戰,不過才取得了個打通錦州的勝利,自己的損失還遠遠大於建奴,就憑你們這點人,能一舉收復遼東?那當年孫承宗苦苦經營的關寧錦防線豈非空耗朝廷巨資?這幾十年來我們都白費了?所有人看向了主座上的盧象升,閹貨的話可以當沒聽見,可盧督師名滿天下,文官武將沒人不服,一個個眼睛裏充滿疑問,想從盧象升那裏找到確切答案,盧象升巡視了一下數十位文武官員,臉上波瀾不驚,朝眾人點了點頭「曹公公所言非虛,當初神兵衛就認為我第一師即可完成收復遼東大計,還我大明萬里江山,唯皇上和朝廷諸公委實放心不下,才特調伯雅第二師前來,此來非解錦州之圍,而是雪我大明多年恥辱,徹底打敗建奴收復遼東」

    盧象升話說完,邱民仰就站了起來,「一舉收復遼東?就靠數萬新練之軍?難道新軍真的三頭六臂刀槍不入?若如此的話,還要我大明百萬軍隊作甚?豈非皆可裁撤?」盧象升也笑了起來「然也,朝廷每年數百萬兩銀子軍餉,養兵百萬,數十年來卻內外交困,越打越弱,甚至危及大明江山社稷,盧某在神兵衛兩年,算是看清楚了,這軍戶制度,確是弊大於利,該到革新之時了,皇上重開五軍都督府,其意亦在此處,有句話本不該由盧某來說,諸位都是大明干城,今日但說也無妨,五軍都督府一開,今後以文御武之事必然不復存在,全國百萬軍隊也必然部分裁撤,盧某料定,一旦遼東收復,皇上定然大力革新軍制,即使邊軍暫不裁撤,內地各軍也必然革新,諸位不信,可等伯雅到時再求證不遲」一席話把眾人全鎮住了,信息量很大啊,六萬對五十萬,還直搗建奴老巢,軍制要改革,打破兩百年以文御武格局,全國百萬軍隊需要裁撤,這是真的?難道皇上就不怕各地軍閥譁變?就不怕打敗不了建奴被反噬?臨陣說此動搖軍心的話,盧象升就不怕孤軍被圍,邊軍不救?太多疑問了,可看盧象升曹化淳一臉正經,不像是危言聳聽,看來傳言非虛,皇帝急功近利,又要掀起滔天大浪了。

    盧象升見眾人一時消化不了,當即說到「也罷,此乃軍國大事,盧某孟浪了,一切還看皇上定奪,諸位大可不必過慮,眼下一致對建奴才是大事,十數天後,伯雅第二師當會師此處,到時再招各位共商大計,諸位就請先回安頓部下,嚴守城防,勿讓建奴越雷池一步,長白(邱民仰字)天石(張若麒字)留步,盧某還有話要說,今日就到此為止」盧象升是五軍都督府前軍都督,是文人楷模,又是伯爵,目前是寧錦前線最高指揮者,他的軍令自然沒人敢不遵,當下回城的回城,回家的回家,留下遼東巡撫邱民仰和關寧軍監軍張若麒二人,盧象升見眾人走得差不多了,站起來對兩位遼東前線主官說道「剛才盧某所說乃是皇上親口之交代,關寧軍耗費朝廷資費無數,十數萬大軍擋不住建奴入寇,當年罪臣袁崇煥五年平遼純屬欺君,還導致毛帥被殺,東江諸將降清,今純火器新軍由皇上親掌,不再有顧慮,大刀闊斧革新勢所難免,皇上決心已下,縱使有一二軍將謀逆,軍制改革也必行之,與其同步者,朝廷稅制,海貿,以及藩王封地都將一一推行新制,皇上口諭,邱民仰張若麒你二人即日起穩定關寧軍軍心,務使朝廷大計順利推行,此乃重中之重,餘事由盧象升孫傳庭一力承擔,若有人阻撓,即刻抓捕歸案或就地正法,不得姑息,若成則二位功在社稷,利在千秋,若敗則解押京師聽候發落,欽此。」邱民仰張若麒一聽皇上有口諭,不敢有絲毫怠慢,當即跪倒領旨謝恩,現在很清楚了,皇帝是鐵了心要裁撤關寧軍和百萬明軍,而且一併連傳言的商稅,海貿,藩王政策都將改變,這說明皇上和朝廷有恃無恐,不怕地方反叛,不怕內憂外辱,那盧象升孫傳庭此來就絕對不是打敗建奴,解錦州之圍那麼簡單,很可能還有監視關寧軍的任務,當然自己兩個人是文官,一切當然聽從朝廷安排,至於那些驕兵悍將,自然是由兩位督師彈壓了,不用說,皇帝必然勝券在握,才會在大戰在即時傳下這樣的口諭,看來新軍不是一般的強悍,而是真的擁有安邦定國的實力。

    崇禎皇帝是真的要對窩囊廢明軍動手術,自打他登基以來就沒一天安生,西北流寇剿了復起,越演越烈,東北女真數次入寇,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進京畿一帶如進自家菜園子,而朝廷每年大半收入養着的百萬明軍,出工不出力,就眼睜睜看着,或者敗多勝少,好幾次都想殺幾個軍閥來邪氣,都強忍住了,他也明白自己手裏缺乏親信軍隊,一旦做過了,非但沒錢叫不動他們,就是有錢也調不動,這種憋屈體會不要太深,每次只能殺文官來出氣,所以崇禎一朝被殺的文官幾百,就是不敢殺武將,十幾年度日如年,他比那些憂國憂民的大明股肱更期盼新軍入列,所以執意要第二師去寧錦畫蛇添足,就是不想讓關寧軍在盧象升全力收復遼東的時候添亂,有兩支勁旅在東面,過幾個月其餘幾個師成立,他就可以放開手腳,大力裁汰那些桀驁不馴的軍閥,不怕他們抗命不遵,百萬軍隊,在崇禎看來,都是酒囊飯袋尸位素餐,必須裁汰。


    盧象升先給遼東驕兵悍將打了招呼,事實上就裁軍事宜,皇帝在皇莊多次和洪承疇盧象升他們提起過,討論過,各地總兵每年消耗上千萬兩銀子,畏敵不前,謊報戰功,剋扣兵餉,虛報名額,甚至殺良冒功,皇帝的意思是,裁汰七八成的舊衛所,推行軍戶匠戶農戶一視同仁的政策,這個想法是神兵衛贊成的,可內閣不同意,裁汰下來數十萬人怎麼安排?一不小心必然引起動之亂,洪承疇他們則認為有新軍在,可以裁汰,但可以循序漸進,先從內地名存實亡的衛所軍戶開始,再慢慢到九邊,數量先以裁汰兩三成為妥,崇禎不滿意,對他來說,光南北之京營賬面上數十萬,就該裁掉一大半,關寧軍光吃飯不幹活,也要裁掉一半往上,和陳之偉峰高師成他們一說,獲得了支持,裁汰下來的人員由神兵衛全數接收,種田的給田,做工的給工資,反正天津那一帶荒地多的是,再說神兵衛已經在南直隸開始初期建設,正需要大量人員,最大的阻力就是地方實權人物的利益受損,要防止禍亂,需要朝廷強力壓制,洪承疇盧象升他們才同意新軍成立之後就開始,成立五軍都督府,統管軍國大事,獨立於內閣,直接對皇帝負責,所以盧象升一來遼東,不是先討論如何對敵,而是給驕橫的關寧軍打了一針預防針,有新軍在手,他還真不怕什麼滿蒙聯軍,只等孫傳庭大軍一到,回師東進,一口氣收復遼東,建立不世功勳。

    此時急迫的不是盧象升或皇太極,而是在路上的孫傳庭,皇帝破天荒封了個襄陽伯爵給他,寸功未立,別人道賀,他卻感覺臉上無光,得為朝廷立下大功,才能對得起皇帝的恩遇,所以一接到聖旨就比任何人積極,過州過府根本不敢停留,搞得諸多準備給督師接風得地方官馬屁拍在馬腳上,就這樣馬不停蹄,仍然速度不快,第二師光過黃河就耽誤了三天,要不是黃河封凍,他絕對要從蒙古繞道,走幾千里冤枉路,本來該從西安直插運城,不得已,只能改道向北去太原,聽到消息得山西巡撫和大同路王朴,楊國柱等人趕忙前來太原相迎,哪知道孫傳庭完全不理會,只用一盞茶功夫打了個哈哈,就將所有官員趕走了,連太原城都沒進,連夜開拔,和上次洪承疇一起率領秦軍入京勤王磨磨蹭蹭判若兩人,這次他是信心爆棚,別說前面有五十萬敵軍等着,就是百萬軍中,現在他都敢一往直前,唯恐盧象升盧閻王不等他。

    又過了幾天,大軍到保定,洪承疇已在這裏等候,故人相見分外親切,這第二師目前就是西北的擎天柱,看着威武雄壯的原秦軍將士,兩人都是感慨萬千,短短兩年,土雞變鳳凰,別人不知道這支隊伍的厲害,他們一清二楚,只要這隻軍隊在手,天塌下來都不怕,就是現在有人用五十萬制式明軍換,他們都覺得太虧,難怪皇帝興奮地直接封伯,絕對物有所值,就連閹貨高啟潛也成熟了許多,不像往日那樣不懂裝懂,指手畫腳,孫洪兩人談起皇帝欲裁軍革新新政,他還知道這是早晚的事,並說起當年關寧軍面對建奴亦步亦趨,不敢一戰,導致盧督師賈莊被圍,自己有罪等等,可見時勢造人,大明不是甘願屈從遊牧民族,是真的無有克制敵人的能力,誰不想天朝一統天下?即使是那些已經投降了建奴的漢人,十有八九也是出於無可奈何,范文程這樣甘做奴才的實在是少之又少。

    第二師到達京師城郊,內閣六部太子九卿神兵衛文武百官黑壓壓一陣,都在用自己的眼光檢驗,大明王師今後就靠這幾支軍隊了,自然引得眾人趨之若鶩,比盧象升率第一師出征更熱鬧,張之極楊嗣昌滿眼羨慕,雖然他們晚幾個月也要上任,可比不過一舉收復遼東那麼功高蓋世啊。孫傳庭未出征就封伯爵說明了一切,真是走了狗屎運!

    皇帝立即召見,孫傳庭和高啟潛以及高傑馬翔麟姜瓖,詳細詢問西北局勢,孫傳庭一一據實回奏,李張二人已成秋後的螞蚱,蹦騰不了幾天,來時周圍已然佈置妥當,只要各地總兵堅守不出,流寇就無法肆虐,忠貞侯的白杆軍完全有能力剿滅他們,主要還是神兵衛的溫水煮青蛙戰略實施得當,千萬石糧食賑濟之下,陝西河南湖北甘肅等地基本安定,兩任欽差處理大小官員百餘名,宋應星在這幾個省全力推廣耐寒抗旱的土豆番薯,現已初見成效,大批量的流民幾乎絕跡,僅有的少量難民也被妥善安置,光周至一縣就安置了不下五十萬,咸陽西安等地也安置了數十萬不等,其他河南湖北等,由於賑濟及時,朝廷又迅速免了他們稅賦,現在都在開墾復耕,人心思定,屬於釜底抽薪,流寇沒了造反基礎,臣抽查了數十個縣,除了極個別縣有貪贓枉法之外,大致都能按欽差大人安排執行,而神兵衛庫存糧食還有千萬石以上,足可以應付一切天災,請皇上放心。

    高啟潛也隨聲附和,一路過來,百姓已然秩序井然,災民大大減少,西北有神兵衛老營在,不會再出什麼大問題,崇禎很欣慰,也很清楚,地廣貧瘠的西北地區,一直都是困擾大明的難題,幾十年就沒安生過,沒有大量糧食救濟,根本無法根治,靠大明那點可憐的財政,毫無希望,正是神兵衛大手筆,數千萬石糧食撒下去,使得災區如久旱逢甘霖,一下子穩住了局面,否則的話如今面對的就不光是虎視眈眈的女真人。

    崇禎又回到朝政上,想問問孫傳庭的想法,他內心急迫,急於革除弊端,比如軍制,得將衛所制募兵制,改為義務兵制,年滿十六歲全國青年皆有義務服兵役,暫時定為四年,士紳概不例外,仿照神兵衛新軍,建立二十個師,先期以明軍制式裝備配備,後期由兵部匠作局打造新式火銃來更換,京營,關寧軍,各地方軍隊一律照此辦理,也就是說,幾乎絕大部分軍隊都將遭到裁撤,這個力度之大,超乎想像,孫傳庭和一眾將領都沉默了,皇帝性子急,可此事牽扯之廣,絕非他們幾個可以承擔的,在神兵衛兩年曆練,內心當然贊同全力革新,可各地軍閥不會那麼看,他們肯定不甘心大權旁落,利益受損,過幾個月新軍滿打滿算才十五萬,撒向全國,還是不夠看的,一個不小心必然烽煙四起,於是孫傳庭說,此事急不得,所謂欲速則不達,皇上不妨先從南北之京營做起,有了成效再慢慢推廣不遲,現在最緊要的是收復遼東和徹底解決西北,陛下手中兩支勁旅均在東北,第三師還要數月,只有等第三師成軍,有了拱衛京師的實力才可以循序漸進,千萬不能因小失大,釀成禍起蕭牆的局面,皇帝見孫傳庭這個素來膽大的也認為不該倉促行事,不由得長嘆了口氣,只得岔開話題,說起當年西北局勢惡化,朕差點將愛卿逮捕入獄,實在是自己有負忠臣義士,愧對祖宗江山,今日見愛卿忍辱負重,一心為我大明社稷着想,令朕汗顏,朝中能真為大明江山披肝瀝膽者,唯卿幾個人了,財稅海貿等事,朕憂心如焚,卿在神兵衛博覽群書,知道其中關巧,將來還要卿等多多協助朕,革新吏治,掃除弊病,中興大明。

    孫傳庭與眾將趕緊跪倒,感激涕零,皇上言重了,皇上知遇之恩難報萬一,臣等必死心竭力扶保大明萬年,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般革新得一步步來,剛才說了,第三師成立之後,可先從京營抓起,到所有五個師成軍,則可以開始整頓吏治,改革財稅制度,開海貿,鬆綁藩王,臣等必然誓死效忠皇上,有誰敢冒天下之大不諱,陛下手中這五個師就是一柄利劍,肝腦塗地在所不惜。

    崇禎要的就是盧象升孫傳庭他們的絕對忠誠,內閣幾個大臣,包括神兵衛幾個首領都反覆講過,大明的守舊勢力異常強大,鬧不好有南北分裂的危險,所以皇帝手中的絕對實力才是最終定海神針,那些士紳官僚軍閥,絕不會坐視自己被邊緣化,他們一定會反抗,所以孫傳庭等即使明知道大明王朝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也還是小心翼翼勸解皇帝不能心急,只有等他們這些忠臣解決了東北西北問題之後,全力保駕護航,方能做到萬無一失。

    本來第三師明面上將由洪承疇任師長,在保定的時候洪承疇就講到了皇帝一心想革新,恐怕等不到五個師全部成立,因此認為不如推薦張之極提前上任,輔佐皇帝對京營動手,所以說到這個份上,孫傳庭也沒猶豫,直接向皇帝推薦英國公做第三師師長,拱衛京師皇室,西北已有第二師,讓洪承疇多等幾個月無妨,只要大明能夠如日中天,個人得失算不上什麼,這些話說出來,崇禎很是欣慰,老臣謀國,果然先天下之憂而憂,他找孫傳庭他們過來,也含了這層意思,又不好意思當面和洪承疇講,現在由西北主官自己講出來,正合聖意,不為別的,就是為了順利推行新政,有兩支勁旅在外,第三師在內,他就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場,不再畏首畏尾地面對百官責難。



第一百五十五章 孫傳庭君前詔對  
相關:  婚久情深,高冷大狀追愛前妻    我成了過氣武林神話  當守墓人的那些年  重生網遊大時代  玩壞木葉從加點開始  全球災變,高考路上的我手撕怪獸  
沒看完?將本書加入收藏 我是會員,將本章節放入書籤 複製本書地址,推薦給好友獲取積分 搜"明末之天降神兵" 360搜"明末之天降神兵"